2017-09-28 | 
旅管家小编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 行业新闻
【摘要】从游客出行规律和特征来看,内陆省份从夏季开始前往滨海城市的游客增加,内陆来源地省份排名升高;同时我们发现1-4月出游游客量更多,但是5-8月更集中在北方城市。
近日,中国(象山)长三角滨海旅游创新发展峰会在宁波象山县隆重举行,会议共同探讨了长三角滨海旅游的创新发展之路。峰会上,太平洋学会、中国电信和洗心控股联合发布了《2017年中国滨海旅游大数据报告》。
本次滨海旅游大数据报告是利用中国电信运营商数据和技术手段,结合太平洋学会和洗心控股对滨海游的行业积淀实现的一次宏观发展报告,为各方在大数据应用方面的合作探索迈出了重要一步。
报告对2017年全国滨海旅游各主要海域的游客画像、出行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和洞察,发现全国滨海旅游的市场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滨海旅游季节性出游规律明显
内地游客对滨海旅游的热情持续升温
滨海旅游的平均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
滨海游的游客平均年龄略高于其它出游形态
自驾游仍然是人们出游的主要交通方式
滨海旅游游客画像
根据报告统计,四大海域的游客因为到访方式主要集中为公路出行,所以在性别上会倾向于男性多于女性;年龄结构方面,因为南部海域冬季温暖,适于避寒度假,所以东海、南海地区游客的平均年龄略高于其他海域;同时我们也发现四大海域到访游客的出行距离和平均停留时间呈现正相关性,南海地区平均停留时间和来访游客出行距离都远远高于其他海域游客。其他海域因为邻近地区出游频繁,所以出游平均距离被大幅拉低,但滨海游游客的平均停留时间仍然高于其他内陆出游形式。
滨海旅游出行特征
从游客出行规律和特征来看,内陆省份从夏季开始前往滨海城市的游客增加,内陆来源地省份排名升高;同时我们发现1-4月出游游客量更多,但是5-8月更集中在北方城市。从停留时间的角度分析,渤海地区夏季出游人数多且停留时间较长,而南海地区表现出相反的特征,冬季出游人数多且停留时间较长,这与两地气候的不同特性相关。
大数据报告通过精准的刻画滨海游游客画像,消费水平和基于位置的流动,轨迹,路线信息等帮助政府旅游部门加深对市场和旅游行为的了解,为滨海旅游行业相关主体单位在管理、服务、营销和研究方面提供了更有力的数据支撑。在发挥市场基础作用的前提下,辅助政府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决策,发挥有关部门宏观调控作用,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统筹规范市场竞争环境。最终满足旅游业在信息化时代越发快速的升级需求,实现引领并指导滨海旅游发展方向的重要意义。